近日有一篇文章颇为耀眼——2020 高考满分作文《生活在树上》,说起这篇文章要么是以晦涩且言之无物否定,要么是以「阅读量惊人」且「熟练运用」称赞。在我看来这篇文章本身确有炫技的嫌疑且忘记了文章作为表达者工具的宿命是表达,对于文章的吐槽已经有了很多,除去显然是像英语作文老师常常教的用大词,用小众词,用复杂句等刻意成分,对中心思想的表达上也没有遵循章法,倒是将几个观点以复杂句与逻辑联结词粘合罗列。文中提到的几位作家,思想家,哲学家,不管是否真的读过了解过还是为了写作能用上而搜过他们,能了解起码就是好的。

我想的问题不在于这篇文章是否表达了该表达的,而是这篇文章背后是否有一个畸形审美的机器在日渐破坏审美。2013 年前的××散文网还是一片净土,甚至让我认识了现在还有联系的巧,那时候的散文网是美的,美在真实,美在似乎读完都能心旷神怡,仿佛吃了美美的一餐。后来,它不再那么真实了,它不再触手可及了,它开始出现词藻堆砌、味同嚼蜡,它开始从实体走向空洞,那也是我最后几次登录账号,将我此前的文章一删而净。后来想了想,或许是没有那么多美好可以书写而以词藻代替?或许是生活的不如意需要一种过于美的存在去冲淡消极?是吧,也不是,人们在互联网上越来越容易获得此前难以接触的偏僻词汇,让人觉得哪怕单单把这个词用出来都能让自己的文章显得格外出众,而这是否又是一个人人皆知的诡计呢?A 以晦涩偏僻的词汇和句式写就的文章,在 B 看来真的就那么美么?抛开皇帝新衣的说法,单单让一个人读 A 的文章,几篇尚可,多了是否就腻了,齁到了呢?而此时的 B 还会去写同类文章吗?在越来越多人看过此类文章之后,还有人在写,还有人在读,是否被冲刷为一种小众爱好呢?如果是小众爱好,那在大众审美中的它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呢?

以我近来看过的多条评论来看,大多都是不支持给满分的,且大多都在吐槽这位考生掉书袋,以此来看评论区的大众审美并没有被皇帝新衣绑架,反而阅卷组成为被皇帝新衣绑架的权威。这篇文章被冠以满分且在大众评判下阅卷组依然死皮赖脸往回找补,这对以后高中语文甚至文学审美上有什么影响呢?同年考生或许会想「靠,堆砌辞藻就能拿满分,早知道多背几个生僻词了」「这样也行?那我肯定也可以」「不就贴了几个人名,换了几个生僻词么,写这种文章怕不是要被我语文老师骂死」……下几届的考生们大概学到了一种新的得分技巧吧,毕竟互联网时代想找几个生僻词还是很简单的,对于名人人名更是简单,听听樊登、得到大批大批的「引经据典」。我想说这样的文章真的是高中生最高点么?真的是阅卷组期待的吗?真的是表达了自我的吗?华而不实这个词可不是高中才学会的啊,怎么就忘记了呢?

我在高中斗胆写过几篇堆砌辞藻的「美文」,月考中都能拿到 55 左右的高分,但后续就觉得没意思,且作为班主任的语文老师和我谈过为了美而放弃内容不可取,最后在词藻和内容之间找到了平衡点拿到了我高中最高分 59 分,全班震惊,我想想用「好」的词汇没错,但刻意用生僻词替代能更有效表达观点的词汇就是本末倒置了。我高中时期最为欣赏的文章出自馨哥,没有那些很华丽的句式和词汇,用常用词去表达深刻的观点我觉得那才是真正的有水平,在读了不少书的现在更是让我意识到当年对馨哥文章的敬佩是自然的,越读书越觉得平淡的文法才有韵味,当然,这可能是我个人奇葩的喜好吧。